“人們已經忘記了那個時代(90年代),因為你無法真正搜索到它。當時的時尚更臟、更下流(nastier,翻譯不一定準確,意會吧)、更有趣,沒有過濾、沒有修飾、沒有打磨、沒有得體,不會像現(xiàn)在這樣”。
這是Balenciaga的藝術總監(jiān)Demna在接受VOGUE采訪時說的。
這句話能看出來,Demna對90年代這個前互聯(lián)網時代末端的時尚表現(xiàn),與今天時尚表現(xiàn)區(qū)別的看法,或者說區(qū)別的重點在哪。
換一下句式,也許能理解為,他在用更臟、更下流、更有趣,對抗互聯(lián)網社交媒體時代的濾鏡、打磨、得體。
這個對抗的主體就是他帶來的Balenciaga2022秋季系列。
對抗
90年代并不那么遙遠,在時尚領域卻有著相當重要的位置,我們無法用簡單的詞匯去定義或者描述它的顯著風格,因為一切都蓬勃,缺乏單一標準,按照時下最流行的懷舊說法就是:神仙打架。
與許多設計師的做法不一樣,Demna并非宣稱靈感來自90年代,他用了更具有戲劇感,以及更加凸顯過去與現(xiàn)在矛盾的方式:
假象自己回到90年代,試圖填補Balenciaga在時尚視野極其模糊的那幾年(1997年Nicolas Ghesquière上任前)。
于是,這場發(fā)布被設計成一支名為《遺失的錄影帶》(The Lost Tape)的影像,由導演 Harmony Korine 拍攝,它像是90年代某先鋒設計師發(fā)布會的記錄資料,從秀前嘉賓采訪、進場,到整場秀,模糊又真實的畫質帶著強烈的前互聯(lián)網時代氣息。
正式發(fā)布前,品牌放出幾個片段,是幾位不太年輕的嘉賓秀后采訪,她們是超模Naomi Campbell、《紐約時報》時尚評論家Cathy Horyn、時裝評論家Diane Pernet、西班牙超模Esther Canadas、法國影后Isabelle Huppert、俄羅斯演員Renata Litvinova。
這里的每一個人帶有鮮明的90年代印記,代表著一種舊式的權威選拔機制,他們的走紅需要業(yè)內的肯定和提拔,與今天大眾點贊的選拔機制截然不同。
在采訪中,他們并非每個人都對這場秀贊不絕口,Isabelle Huppert的表述是:“很不錯”、“比往常更好”,“很棒”,“但不是全部”,并加上爽朗的笑,如此真實。
今天,被邀請去觀秀的嘉賓,不再敢對鏡頭說出丁點不好的評價,有的只是搜腸刮肚式尬吹。
更有意思的是,《遺失的錄影帶》中嘉賓悉數(shù)入場后,模特與設計師在后臺都準備妥當后,我們的黑珍珠Naomi才緩緩入場。她前腳進,模特后腳出,讓我們這些“90老人”瞬間想起她當年常常被爆耍大牌、遲到等黑料。
看到這,難掩微笑:Demna好懂。
用心的邋遢
整場秀包含大量寬肩造型,許多時候寬肩被認為是90年代的時尚代表,其實寬肩在80年代更為突出,它是職場男女的標配,背后隱藏著更多女性走進比以往更核心的職位。到90年代,寬肩從職場逐漸轉向休閑場合,以一種并不刻板的狀態(tài)表達先鋒,配合著90年代“安特衛(wèi)普六君子”引領的比利時風潮。
Demna的寬肩正是如此,有種鋒利感。
平直、尖銳的肩部線條很鋒利,圓潤、松垮的線條也很尖銳,尤其在采用一些奇怪比例時。
還有些尖銳來自于對人們印象中某些常規(guī)款式的改變,最明顯的是“小香風”連衣裙,“小香風”是互聯(lián)網時代最有代表性的網紅風格,Demna將此改造成前后可穿的樣式,模特將帶紐扣的那面穿在后背,并非傳統(tǒng)優(yōu)雅的搭配,以及非傳統(tǒng)美的模特,讓這樣的造型有種慣例的兀突。
他在設計上的很多巧思都帶有90年代的意味。
比如在衣領處加入可拆卸旅行頸枕的鐘形派克大衣;衣身上可當圍巾又可當腰帶的蝴蝶結;可拆解為迷你裙、長褲或 XL 版長筒靴單獨穿著的五口袋牛仔褲,這種功能主義做派的最高峰正是山本耀司1999春夏系列從婚紗里掏出各種實用小物件,以及侯賽因·卡拉揚熱衷于搞發(fā)明的諸多嘗試。
服裝開襟處飾以大號安全別針,不禁讓人聯(lián)想到90年代范思哲著名的別針禮服,不同的是,前者強調通過 DIY 的手法賦予更多造型可能,后者表達性感。
還有“老時髦人”露出內褲邊緣的穿法,Demna再加上雙 B 標識腰帶,同時露出底褲邊緣,據(jù)說是為了拉長腿部線條。
無論你喜歡與否,但可以肯定一點,他主張了:簡約的、街頭感十足的衣服也需要剪裁,一種用心的邋遢。
他所對抗的今日之過濾、修飾、打磨、得體,更像是一種精致的平庸,是人們被動的受到科技進步影響后的表現(xiàn),互聯(lián)網讓一切視覺變得輕松易得,人們對美的看法逐漸被流行和商業(yè)規(guī)訓,而不再以尋求創(chuàng)造力為突破口。對比Demna設計的Balenciaga,“習慣于在大眾認為丑的東西中找到獨特的美”(這句話出自他幾年前接受BOF的采訪)。
隱匿的因果關系
90年代時尚業(yè)充滿了對美、丑的討論,充滿復古感、重塑古典的John Galliano和Alexander McQueen,他們的設計擁有更加戲劇化的外觀,服裝結構復雜,強調技巧,拓寬傳統(tǒng)美的邊界。Martin Margiela外觀更為簡約,這種先鋒性帶有觀念藝術的特征,融合野性、粗暴和原始感,顯然,Demna選擇了后者作為90年代的代表。
表層的因果關系,這樣松散、隨意、不束縛的外觀更符合今天很多年輕人的穿著需求,符合職業(yè)裝界限的崩塌,尤其符合當下更多自由工作者的趨勢。至少在過去幾年,我們能清楚感受到,時代選擇了實用的順手穿上就出門、也方便窩在沙發(fā)里的街頭風格,而不是時裝。
這里還有一個非常隱匿的因果關系。像今天的Balenciaga這樣,無視傳統(tǒng)奢侈品概念,進行價值觀上的重新塑造,只可能建立在一個經濟發(fā)展迅猛、資本過剩、生產過剩的年代,而21世紀正是這樣一個年代,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說,時代選擇了Demna,其實是富裕人群需要新的奢侈品觀點來對抗由生產過剩引發(fā)的厭倦。
他的設計并沒有比90年代“大神”更先鋒,但Balenciaga老牌時裝屋的地位支撐住了這種反叛的意義,以奢侈品的身份反傳統(tǒng)奢侈品的價值觀,這種徹底與以往割裂的做法,很容易“玩脫”,成功需要天時、地利與人和。
有人將此歸結為“潮牌”風在當下獲得勝利的證明。這樣的誤解有多深,由此帶來的輿論就有多激烈,Demna試圖用骯臟、有趣對抗網紅風,自己卻也成為網紅的代表。這正是互聯(lián)網時代多層次商業(yè)規(guī)則中的吊詭之處。
這里我又想引用自己幾年前寫的一篇關于Balenciaga舊文中的漣漪理論:
潮流的走勢就像池塘里的漣漪,最中間的是真正了解并且懂得自己為什么喜歡這個品牌的小部分人,受到了中間的波動,越往外,只是跟著一起畫圈圈的人。沒有核心,哪來一圈圈漣漪,沒有逐漸散開的漣漪,又如何產生巨大銷量去支撐核心呢?
元宇宙的終極是懷舊
關于這場秀的完整呈現(xiàn),還包括一張?zhí)摂M的報紙報道的版面。
作為一個曾在時尚行業(yè)周報工作過十多年的小記者,看到這里很難不動容。
90年代的時尚創(chuàng)造力表現(xiàn)于秀和服裝設計,通過傳統(tǒng)媒體來傳播,追求視聽在現(xiàn)場的集中爆發(fā);今天的時尚創(chuàng)造力強調通過社交平臺傳播,觀眾、傳播模式發(fā)生了極大改變,傳播途徑的變化,帶來創(chuàng)作本身的變化。似乎是我們的需求促進了技術的進步,反過來,技術的發(fā)展又限定了我們的創(chuàng)造。
正如我一年前在《終于,大牌不賣設計了》首次分析品牌的氛圍感,90年代的品牌不注重氛圍感嗎?并不是,只是當時的氛圍幾乎全部來自對秀場的設計,側重于創(chuàng)造本身,而今天的氛圍,更依附于傳播技術的特征,一切創(chuàng)造首先考慮的是是否符合社交媒體的傳播規(guī)則。
將數(shù)字技術玩得非常溜的Balenciaga,上個月還被媒體稱為“或許是第一個進入元宇宙的時尚巨頭”,上周卻用徹底的、穿越式的懷舊姿態(tài)發(fā)布新秀,不免讓我產生一種錯覺:
或許,元宇宙的終極是懷舊。
人們最終將在一個虛構的世界里交融所有逝去的文化。技術飛升的同時,阻礙了思想在單純的現(xiàn)實世界的探索,互聯(lián)網時代的一切被技術或多或少地篡改,也許再過許多年,我們才能準確地評價正在進行中的變化。
以上是我看完Balenciaga2022秋季秀后的淺薄感想,既然是回到90年代,那就應該用一篇更加90年代的嚴肅評論來配合,至少,在今天以這種態(tài)度寫點東西,我覺得還真挺酷。
與本文相關的幾篇文章:
《終于,大牌不賣設計了》以Balenciaga2021秋冬發(fā)布會入手分析品牌的氛圍感
《Balenciaga的審丑與審美》根據(jù)我在中國絲綢博物館的講座內容稍做修改
《巴黎世家丑在哪?》關于Balenciaga第一篇比較全面的分析
近期推送:
《他想用中國創(chuàng)造力搶Moncler、加拿大鵝的份額》值得期待的中國品牌
《被嫌棄的不看直播的顧客,及被忽視的經濟邏輯》一點思考,歡迎討論
《借太平鳥分析一下市場邏輯和隱憂》快看
《一款輕便好用的包,怎么???0年?》居然是第一次寫三宅一生
《“年輕人都想當博主,不好好工作”》留言也精彩
《Dior爆發(fā)史》應該沒有別人這么寫了吧,我怎么寫得這么好。。。
《誰是下一個中國時尚業(yè)巨頭?》近期最喜歡的一篇分析
《清代第一“潮牌”主理人有多牛》非常小眾的寶藏藝術家
《這是什么神仙中國風!》超愛的藝術家專訪
歡迎轉發(fā)朋友圈,轉載請聯(lián)系后臺
在公號回復商務合作查看相關明細
是本人,不接受反駁
文刀米,媒體人、策展人、設計顧問,曾獲中國時尚大獎年度最佳時裝評論員。
自我包裝完畢。
其實就是一個喜歡寫稿、設計、畫畫、沉迷于自己廚藝無法自拔的吃貨,在避免社交方面也有很強的功力。
微信公號:文刀米
微博:文刀米呀
聯(lián)系:mina516@163.com
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臺...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