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行業(yè)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

張藝謀的審美我服氣!

2022-02-12 13:39:00 來源:騰訊網(wǎng)

說起張藝謀。從中學插隊時期的美術(shù)字、宣傳畫達人,到咸陽國棉八廠的黑板報骨干、攝影才子。

再到27歲時被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破格錄取、40歲時獲得柏林電影節(jié)金熊獎,一躍成為世界著名導(dǎo)演,以及今天國家級的“大場面專家”。

他的美學,實在有太多讓人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,和期待追溯的淵源。

總體上來說,張藝謀的美學有三個特別突出的點,分別是:

對于色彩的應(yīng)用、對于身體的表現(xiàn),以及濃重的歷史感和家國情懷。

并且在了解了這些之后,我們或許會有產(chǎn)生這樣一種感覺,那就是奧運會開幕式的掌舵人,在這個時代,大概只能是張藝謀。

色彩

這是我們談到張藝謀的美學風格時,無論如何都無法回避的部分。

由張藝謀執(zhí)導(dǎo)、截止目前拍攝上映的電影,共有26部。其中有四類色彩最具存在感,分別是紅、黃、藍綠和黑白。

它們有時候以單一的色彩傾向出現(xiàn),有時候混合展示。共同構(gòu)成了我們對于張藝謀視覺美學的基本印象。

比如1988年的處女作《紅高粱》,紅色就是其中無可置疑的王者色調(diào)。

電影中一連串的紅色造型,包括但不限于,紅頭繩、紅花、紅線、紅蓋頭

紅花轎、紅色繡花鞋、紅蠟燭、紅被褥

紅窗花、紅色高粱酒

紅色的火焰、紅色的旗以及紅色晚霞

甚至連九兒、轎夫和酒坊伙計們的皮膚,都比正常膚色紅了很多

以此類推?!妒媛穹返闹黧w色調(diào)是綠色,《滿城盡帶黃金甲》是金黃色。

《山楂樹之戀》是藍綠色,《影》則是決絕的黑白色。

張藝謀對于這些主體色調(diào)的選用,看似大開大合、不著痕跡。然而實際上,每個故事都依據(jù)其情緒調(diào)性,與色彩進行了嚴謹?shù)钠ヅ?/strong>。

比如紅色對應(yīng)的是浸透《紅高粱》的家國情懷、生命激情。

《十面埋伏》的綠色,則正好應(yīng)和著主角們所遇情勢的誘人與兇險。

《英雄》里的故事在調(diào)性上差異很大,那么就用雜色

除了直接使用色彩對故事發(fā)展、人物命運進行概括之外,張藝謀還會使用色彩巧妙地推進敘事。

比如1990年上映的電影《菊豆》,紅色染料、紅布,就是其中相當關(guān)鍵的意象。隱喻著禁忌與激情

然而隨著故事的發(fā)展,作惡多端的楊金山,最終溺斃在了深紅色的染池里

卑微深情的天青,則是被兒子殺死在了鮮紅色的染池中

生也紅色、死也紅色。一個深紅一個鮮紅,前者陰沉怪戾后者濃烈直接,就像他們的人生。

諸如此類色彩與命運對比互證的手法,也出現(xiàn)在了電影《搖啊搖,搖到外婆橋》和《大紅燈籠高高掛》里。

比如小金寶金絲雀般的悲哀命運,就讓她周圍那些絢麗的紅色,顯得無比刺眼

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紅燈籠、紅色紗帳、帷幕、衣服和辣椒串。也讓土青色的深宅大院,顯得分外壓抑寂寥,甚至透露著幾分詭異

而到了沉重的《金陵十三釵》,張藝謀則把主題色設(shè)置成了憂傷、郁結(jié)的紫紅調(diào)藍色

可見色彩對于張藝謀來說,其實是一種講故事、表達感情的工具。

他極其擅長用色彩刺激觀眾的感官本能,調(diào)動后者的情緒情感反應(yīng)。無需語言,就能讓人哭、讓人笑,讓人憂郁難言、讓人興高采烈。

莫蘭迪式的灰調(diào)色彩,完全不是他的菜。他的色彩美學,講求感官的直接,而非智性的優(yōu)雅。所以他說

“我要徹底的鮮艷,所有的色彩都要嚇人一跳,哪怕俗一點都好”。

對于身體的表現(xiàn)

除了色彩,身體也是張藝謀的美學里,相當重要的一部分。

細數(shù)歷任“謀女郎”的過往,不難發(fā)現(xiàn)她們大多都是舞者出身,人人都具有不俗的身體語言。

拋開美輪美奐的舞蹈段落不說。

她們或走或臥、或站立或追逐,其實都“潤物細無聲”地豐富了觀眾的審美體驗,以此為電影本身增添了許多魅力。

此外,張藝謀也十分喜歡表現(xiàn)身體的力量感和欲望,比如《紅高粱》中大量的男性胴體

《菊豆》、《十面埋伏》、《滿城盡帶黃金甲》、《金陵十三釵》等電影里,女性身體的各種局部

除了這些大膽而直接的身體表現(xiàn)之外,張藝謀還在電影《有話好好說》里,嘗試過對身體進行了各種變形、扭曲和夸張

借此為電影營造一種感覺性的而非思想性的氛圍,非常市井、富有情緒也十分活潑。讓這部短小精悍的喜劇,成為了張藝謀的作品中,一個輕松特別的存在。

而在《秋菊打官司》、《一個都不能少》里,張藝謀則對身體進行了看似自然日常卻飽含意味的設(shè)計。

比如秋菊的典型動作是挺著孕肚緩慢而笨拙地行走,隱喻了整部電影“秋菊就是想討個說法”的天真、正直與執(zhí)拗

《一個都不能少》里的魏敏芝沒有很多臺詞,但我們卻不難從張藝謀對她跳舞、寫字、搬磚等動作的表現(xiàn)中,提取出魏敏芝率真與倔強的個性

后續(xù)劇情,也因此在我們的意識中,獲得了邏輯上的合理性。

一個人的身體,是他對于內(nèi)心精神和周遭環(huán)境刺激的反映,張藝謀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。

連同前面的“色彩”,讓他的美學可以從容超越語言的藩籬,對大眾產(chǎn)生普遍的吸引。

歷史感和家國情懷

這是張藝謀美學的第三個關(guān)鍵點。

與喜歡把鏡頭對準小人物、邊緣人物的婁燁、賈樟柯們不同。

張藝謀作為第五代導(dǎo)演,在個人創(chuàng)作精神的發(fā)展中,其實背負著頗為厚重的歷史感和家國情懷。

這讓他總想對歷史回應(yīng)點什么,也總有一種想為集體做點什么的責任感。

所以我們能看到,他的創(chuàng)作其實總與時代需要保持高度一致。

八九十年代需要反思歷史,他拍了《活著》。

2000年后時代需要轟炸感官的商業(yè)大片,他拍了《英雄》、《十面埋伏》和《滿城盡帶黃金甲》。

到了后來,則充當了各種大場面的策劃者、呈現(xiàn)者。比如《印象劉三姐》這樣的實景演出

以及奧運會開幕式等的慶典。

這樣的價值觀,使得張藝謀的美學,總有一種與盡可能多的人進行對話的需求。

“群眾喜聞樂見”這一評價,在他那里絕非貶義。

說到這里,我們或許可以試著總結(jié)一下張藝謀美學,那就是:

以家國情懷為底色,以時代需要為最主要的創(chuàng)作動力,極其注重感官直覺的這樣一種美學風格。

宏大、直接、厚重并且浪漫,富有一種“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”的天真,和無法阻擋的生命力。

這與“敢叫日月?lián)Q新天”的新中國的氣質(zhì),其實是非常接近的。

所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美術(shù)指導(dǎo)陳巖會說,張藝謀是文藝界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符號。

奧運會開閉幕式的掌舵人,毫無疑問只能是他。

說到這里,張藝謀的美學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源頭,那就是他本身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定的生命意志。

不管是前面提到的濃烈的色彩、血脈賁張抑或是輕靈有力的身體,還是為時代而創(chuàng)作的家國情懷。

這些美學特質(zhì),無一不需要一顆強有力的心臟作為支撐。

不論是在棉紡廠當工人時,用扁魏體認真抄錄攝影教科書、做筆記。

還是借用朋友家的廁所當暗房,通宵達旦制作作品集。

幾十年如一日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(除去上進心,當然也是因為他天生精力旺盛,大家謹慎模仿

),把出差當旅游。

張藝謀的諸多過往,都在向我們證明,他的確就是這樣的人。埋頭苦干、拼命硬干,心臟很大、肩膀很寬,仿佛能消化所有愁苦。

想來能搞好兩次奧運會開幕式,在幾十億人面前hold住大場面、從上到下贏得滿堂彩的張藝謀,總被人稱為“老謀子”。

其中大概總有幾分,是在調(diào)侃他左右逢源、深諳世事的生存智慧。

然而在他的美學里,我們卻又不難體察出某種方方正正的力量性的東西,類似于履帶經(jīng)年累月壓過馬路,所穿鑿出來的氣場。

誠懇、直接。你可以不喜歡,但并不妨礙它成為一種毋庸置疑的存在。

撥開那些功名利祿的浮云,在張藝謀身上,我們最終看到的,其實是一個“無我”的行路者。

他犯錯、他糾正,他失敗但從不辯解。

直見性命、一往無前。是他的美學,也是他的人生。

上一篇:春季最火搭法還是“針織衫+半身裙”,不挑人又chic,穿出好氣質(zhì)

下一篇:今年火了一種穿法叫“襯衫+針織馬甲”,保暖又減齡,咋穿都美

責任編輯: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