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旦、寒食、冬至,在古代被稱為一年中的三大節(jié)日。過去的寒食節(jié)活動很多,一是“禁火”,這項制度至少從周代就開始了,官員敲著木鐸提醒人們不許燒火,只能吃寒食節(jié)的前一天備好的食物;二是郊游,有踏青、蕩秋千、宴飲、打球、吟詩等;三是掃墓。寒食節(jié)最后一天是清明節(jié),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插柳條來驅惡除邪。官員們也要過寒食節(jié)、清明節(jié),也要回家掃墓,于是朝廷就只能放假,記載顯示唐代先是放假四天,后來增加到五天,再后來增加到七天,宋代也有七天假期,所以近年來清明放假是有先例的。
寒食和清明的一切風俗,無論是史料記載,還是歷代民間傳說故事,都與春秋時期的晉文公和介子推有關。
晉文公,名重耳,是繼齊桓公之后第二位春秋霸主,開創(chuàng)晉國霸業(yè)持續(xù)了150多年。他也是晉國歷史上一位傳奇人物。早年因“驪姬之亂”逃亡19年,流浪過8個國家。直到公元前636年重耳才在秦穆公派兵護送下,殺掉晉懷公即位為晉文公。關于晉文公的記載很多。比如“退避三舍”“賓至如歸”的成語都與他相關。晉文公成功回國后,賞賜跟隨他一起逃亡的人,見于《左傳》魯僖公二十四年介子推之事,這件事還被清人吳楚材、吳調侯錄入《古文觀止》中,篇名為“介子推不言祿”。大意是,因為介子推沒有前去邀功,晉文公賞賜時竟然把曾在危難時刻“割股奉君”的他給忘掉了,但介子推毫無怨言,同母親一起到“綿上”隱居,直到死去。后來晉文公想起來,急忙找他但沒有找到,于是就把“綿上”這塊地方作為封地給了介子推,并“以志吾過,且旌善人。”后來晉國又分成韓國、趙國、魏國三個國家,疆域面積除山西、河南外還有河北的南半部、內蒙古、陜西、山東的部分地區(qū),使得介子推封于“綿上”的故事在以上地區(qū)廣為流傳。
在司馬遷的《史記·晉世家》記載:“晉文公賞從之者,未及子推,推遂隱。聞其入綿上山中,于是文公環(huán)綿上山中而封之,以為介推田,號曰介山。”由此可推知,“綿上山中”必有山,就是“綿山”,“介山”是它的另一名稱,既然是介子推的山,名叫“介山”順理成章。介休的綿山現在名氣最大,但還有兩處,一處在萬榮,僅限于傳說;一處在翼城。翼城這座山才是與介子推有關的“綿上”或“綿山”。
介休市的“綿山”為什么不是晉文公封給介子推的“綿上”?晉國史上公元前569年發(fā)生的一件大事,就能回答這個問題?!蹲髠鳌酚涊d,這一年,居住在呂梁山和晉中的戎狄民族首領派使者來到晉國,通過晉國的大臣魏絳獻給晉悼公老虎皮和豹子皮,以求兩國和好。晉悼公說:“戎狄無親而貪,不如伐之。”魏絳建議講和,“我德則睦”,遠近都可得安寧。晉悼公接受了這一建議,派魏絳負責此事。和戎成功,使晉國無后顧之憂,可專心對付強大的秦楚。也是從這一年起,晉國的疆域才過了靈石口以北,到達晉中。這就是“魏絳和戎”的故事。晉悼公是晉文公的五世孫,就是說晉文公當時不可能將位于靈石口以北的介休“綿山”封給介子推。
介休,在晉國時為鄔縣,秦統一中國后改為界休縣,西晉才稱介休縣。界休改為介休,是為了從簡,到西晉時“介休”已經約定俗成,并不是因為介子推的原因。
因為考古,經常路過翼城西北的小綿山,它俗稱覆釜山,最高峰海拔876米,山底海拔765米,向南逐漸遞減,為南北兩三公里的高亢地帶,當為“綿上”,其西過晉水(今名滏河)有北趙西周晉侯墓地和春秋早期羊舍墓地,后者相當于晉侯一級;東南有西周晚期沿用到東周的古城,有人推測是晉國都城“故絳”,晉文公應該在這座古城址里處理朝政,介子推開始也住在這里。按照“晉世家”說的介子推跑到綿上山中、晉文公環(huán)繞綿上山中封給介子推,首推小綿山。
現在流傳的介子推焚身而死的故事最早出現在戰(zhàn)國成書的《莊子》“盜跖”篇中,到了漢代逐漸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(jié)。西漢劉向所編的《新序》“節(jié)士”篇中介子推就被燒死了。到了東漢時蔡邕的《琴操》又添加了介子推抱著樹木燒死的情景,晉文公感到悲痛不已,流著眼淚,命令人民五月五日,不得點火。這就與周代以來就有的“禁火”制度聯系了起來。由上可見,介子推的形象是遵循著越往后越豐滿的規(guī)律而傳播和寫作的。
“子推言避世,山火遂焚身。四海同寒食,千秋為一人……可嘆文公霸,平生負此臣。”詩人盧象的這首詩表明,至少在唐朝時,關于介子推與晉文公的故事已經有模有樣。北宋天僖元年(公元1017年)宋真宗追封介子推為潔惠侯,使“火燒綿山”的故事再次聲名遠播。元代劇作家平陽(臨汾)人狄君厚創(chuàng)作的元雜劇《火燒介子推》,使這個故事借助戲劇的形式迅速流傳。到了明代馮夢龍改編的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三十七回“介子推守志焚綿上 太叔帶怙寵入宮中”,將《左傳》《莊子》《左傳集解》關于晉文公與介子推之事,結合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——介子推母子倆被燒死后,晉文公大為傷心,命人將介子推葬于綿山之下,立祠祭祀,并將綿山改為介山,以此來記住他在這件事上的過錯。后世在綿上設縣,就是介休縣。以后每年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便是清明節(jié)的前一天,定為寒食節(jié)。這樣就完成了介休的綿山就是介子推長眠之地,以及寒食節(jié)的所有故事。
古代晉文公出言必信、退避三舍、知錯就改,介子推忠貞高潔、不言俸祿的美德,通過禁火的寒食節(jié),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。而傳說終究是傳說,古人的附庸風雅、望文生義也會與歷史大相徑庭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節(jié)氣背后的追本溯源更為有趣。(文/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、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學院教授 田建文)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