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行業(yè)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

羅翔,悄悄捐了47萬

2021-12-12 18:01:11 來源:人民日報客戶端

文章轉自:槽植

(ID:caozhi163)

羅翔,又上熱搜了。

成為“網(wǎng)紅教授”的近兩年來,羅翔時常置身輿論的中心。

“誤解本是人生常態(tài),理解反是稀缺的意外。”

“我們都要約束自己內(nèi)心的法外狂徒張三,讓想法不至于成為實踐?!?/p>

他的許多金句,和他上課時掛在嘴邊的“張三”一起,頻頻出圈。

不同的是,這次上熱搜,不是因為他說了什么。

而是因為他什么都沒說。

“普通人”

幾天前,網(wǎng)友貼出的一張羅翔捐款記錄,瞬間引爆了熱搜:

“羅翔已向公益組織捐37萬”。

有趣的是,在驗證消息真?zhèn)蔚倪^程中,小妹發(fā)現(xiàn):

37萬,這個數(shù)字已經(jīng)過時了。

羅翔最新一筆捐款

隨著11月19日最新一筆款項的捐出,羅翔的捐款總金額已經(jīng)超過了47萬元。

羅翔第一筆捐款和捐款總金額

兩年時間里,羅翔的捐助項目有助學、助養(yǎng)、助醫(yī),受助人包括兒童希望北京小家、真愛兒童社工服務等。

從2019年11月18日,210元的微信轉賬;到2021年11月19日,10萬元的銀行匯款。

有什么改變了,比如名氣、收入和影響力。

羅翔的第一條視頻,如今播放已超千萬

也有什么始終沒變,比如藏在一筆筆捐款背后的那句承諾。

2020年3月9日,羅翔在自己的B站頻道“羅翔說刑法”發(fā)布了第一條視頻:

“各位同學,大家好,我是羅翔”。

布景和鏡頭都略顯草率的第一條視頻/B站@羅翔說刑法

兩天內(nèi),漲粉百萬。

18天后,羅翔宣布,開通了“視頻激勵”計劃。

“激勵計劃”,是B站對用戶自制稿件進行綜合評估,并提供相應收益。 

換句話說,“羅翔說刑法”是能賺錢的。

正如這次最先發(fā)出羅翔捐款記錄的一批網(wǎng)友所說:一旦涉及到錢,一切行為動機都變得不再單純。

可就在開通激勵計劃的同時,羅翔做出了一個看似老套的承諾:

所有的收入均捐給兒童救助基金會。

話一出口,肯定的人有,“打著公益的名字賺流量”的質疑聲也不少。

二十天后,有人在羅翔發(fā)出來的公示網(wǎng)站上,搜到了他的捐款記錄:

“言出必行”“有些人表面上是法外狂徒,私底下品德高尚”,贊美聲中,羅翔又上了熱搜。

羅翔說刑法,又悄悄發(fā)了一條動態(tài):

“捐的款項其實很少,美譽過于所行,受之有愧,完全不值一提?!?/p>

或許是堅持認為“公開的善行總是有偽善的嫌疑”,兩年來,羅翔共捐助了19次,可在社交平臺上,幾乎再無提及。

又或許,在他心目中,這本就是“普通人的普通之舉”。

拾貝者

時間退回到幾年前,普通人羅翔,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,似乎都不具備成為網(wǎng)紅的潛質。

1977年,他出生于湖南耒陽。

1999年本科畢業(yè),獲得法學學士學位。200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(yè),獲得刑法學碩士學位。

2005年,從北京大學法學院畢業(yè),獲得刑法學博士學位。同年,進入中國政法大學執(zhí)教。

……

這份履歷璀璨亮眼,又處處寫著踏實平順,像極了“考個好大學,一畢業(yè)就找個穩(wěn)定工作”的別人家孩子。

羅翔留著萬年不變的平頭,講話帶著湖南口音,長相不算出眾,有些土氣的穿搭還被網(wǎng)友玩成了梗。

他原本或許會像無數(shù)大學教授、專家學者一樣,著作等身,碩果頗豐,但甚少走入普羅大眾的視野。

直到2017年,他入職了某法律培訓機構。

2018年,學生開始把他講課的內(nèi)容剪輯成視頻,發(fā)布到網(wǎng)上。

開通官方賬號之前,羅翔的講課視頻就已經(jīng)被上傳到B站

一切開始發(fā)生變化。

起初,由于講課風格風趣幽默,總能把枯燥晦澀的刑法學知識講成段子,備受法學學子們追捧。

將CCTV稱為C站,是羅翔早期出圈的梗之一

然后,他的名聲越來越響,不學法律的人,也喜歡聽這位“法學界的郭德綱”講課,他的視頻開始有了上百萬的播放量。

隨手一截就是表情包的羅翔

2020年,羅翔正式入駐B站后,成了B站創(chuàng)建以來,第二個關注者破千萬的創(chuàng)作者,并獲評“2020年度最高人氣UP主”。

傳統(tǒng)的法律授課,往往嚴謹有余,趣味不足。

而羅翔的課堂,往往選取刁鉆的例子作為切入點,寓教于樂中,尋求法律深層次的意義。

羅翔到底怎么想出這些刁鉆角度的

他妙趣橫生的舉例、鞭辟入里的拆解、合情合理的分析,是他吸引眾多關注的重要原因。

比如,最出圈的“糞坑”案,是為了辨析“正當防衛(wèi)”和“事后防衛(wèi)(不屬于正當防衛(wèi))”的區(qū)別:

一名被性侵的受害者,趁犯罪嫌疑人不注意,把他推進了糞坑。

這時,她已經(jīng)可以逃脫,回頭卻看到對方要爬出來了,又把他踹了回去。

“爬上來、踹下去”反復三次,犯罪嫌疑人徹底掉進了糞坑。

多踹的這幾腳,是否還屬于正當防衛(wèi)?

這是一個引起了廣泛爭議的案件。

有人認為,犯罪嫌疑人被踹進糞坑后,“侵害明明已經(jīng)停止、危險已經(jīng)排除了”,這時候繼續(xù)把人往糞坑里踹,就不屬于正當防衛(wèi)的范疇了。

是不是和許多案件中,譴責受害人不夠理性、不夠冷靜、不夠聰明的言論很像?

羅翔在拆解這個案子時,強調了“一般人標準”,要求法學生們,拋開冷靜、理性、高高在上的事后分析視角,把自己放置在被害人的立場上。

“理性的事后人,就是事后諸葛亮。大家想一下,如果當時,你是這個女的,你踩幾腳?

我踩四腳,老子還得拿塊磚往他頭上砸。大家覺得合不合適,合適得不得了?!?/p>

不學法律的圍觀群眾,或許讀不懂有些拗口的法律術語。

但“不要苛責被害人,要代入她面對的困境”的人文精神,“踩不踩?當然踩。砸不砸,當然砸”的樸素正義,已經(jīng)足以動人。

末了,還不忘補一句“砸的時候別把糞濺到自己身上”。

在羅翔的課堂上,類似稀奇古怪的案例層出不窮,罪犯和被害人也大多有個統(tǒng)一的名字——“張三”:

張三騙小學生100元能不能定罪?

張三醉酒搶奪公交車方向盤,用開水潑他算正當防衛(wèi)嗎?

張三撞了人,把人送到醫(yī)院門口再跑,也算逃逸嗎?

在“法外狂徒張三”的主演下,一段段刑法案例視頻變得精彩紛呈、曲折離奇,成功地讓羅翔成為了最受追捧的網(wǎng)課老師。

諧趣的案例背后,是嚴肅的人生哲理,和法理的威嚴。

他希望借助這些“出圈”的案例普法,用最平實的語言,點燃大眾心中法學的火花。

在入駐B站的介紹視頻中,他引用牛頓的話,表達了自己講課的初衷:

“也許我只是一個在海灘拾貝的拾貝者,想借助這個平臺讓同學們看到海邊那些貝殼的美麗。

但更重要的,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貝殼,而是希望同學們能看到貝殼后面的大海,是多么廣袤和美麗?!?/p>

正如他自己所說:

“真正的知識,一定要走出書齋,影響每一個愿意思考的心靈?!?/p>

“老師好”

點開羅翔普法視頻的,不僅有法學生。

上萬名網(wǎng)友涌進他的直播間,刷過一排排“老師好”。

老師在成為老師之前,也曾是學生。

每當提起羅翔,總有人贊賞他的謙虛和自省,“不愧為人師表”。但在執(zhí)掌教鞭之前,羅翔也曾是帶有幾分優(yōu)越感、甚至有點狂妄的年輕人。

那時候的他,如果能對某個案件,得出與普通人的情感相違背的結論,能拽幾句“一般人聽不懂的法言法語”,反而會覺得很驕傲,覺得書沒白讀。

直到2003年,在北大讀博的羅翔,經(jīng)歷了一次轉變。

彼時的他,心里有身為法律人的驕傲,也有作為專業(yè)人士的優(yōu)越感,也有些對公平正義到底是什么的混亂。

那年冬天,羅翔在天橋上,遇到了一位老奶奶。

老奶奶頭發(fā)灰白,衣衫襤褸,四處打聽“援助中心”的位置,但沒人搭理。

羅翔走過去,幫她查到了地址,提出打車帶老人過去。

沒想到,老奶奶撲通一聲,給羅翔跪下了。

“問個路,然后就給你跪下了,我當時是受到了極大的震撼。”

那些一度被認為是謀生手段、抽象知識的“公平正義”,在眼前有血有肉的人心里,是如此具體、重要又珍貴——

為了它,可以跋山涉水,可以上下求索,甚至放棄尊嚴。

書本上的方塊字輕若無物,落在具體的人身上,重如千鈞。

內(nèi)心巨大震動的羅翔,和老奶奶一起上了出租車。在車上,他幾次三番想開口詢問老奶奶的案情。

可最終,還是沒有說出自己的身份。

多年以后的他,坦誠地剖析了當時的自己:我心里有擔憂,我不想惹麻煩。

更讓羅翔感到羞愧的,是到達目的地之后,老奶奶對他說:

“真的很感謝你,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,別影響你的前途?!?/p>

內(nèi)心五味雜陳的羅翔,選擇了默默離開。

這段經(jīng)歷和當時的羞愧,如今提起來,仍讓羅翔悵然若失、眼眶濕潤:

她說中了你的內(nèi)心,戳中了那份“虛偽的道德優(yōu)越感”。

年輕的法學人,在那個寒冷的冬天,懷著復雜的心情,開始意識到:

“真正的法律并不僅僅是抽象的邏輯,而是每一個人鮮活的故事。

公平和正義,不僅僅要在書上得到體現(xiàn),更重要是要在每個個案中得到回響?!?/p>

他心中的迷茫和混亂,開始得到解答,也逐漸學會了不斷自我反省、不斷捫心自問。

用他自己的話說,至少要活在坦然和不羞愧中。

“成為法治之光”

去年9月,一場輿論風暴過后,羅翔退出了微博。

出人意料的是,羅翔的視頻更新沒有中斷。

他在一篇文章里寫道:

“我們生活在各種誤解之中,但這本身就是人生常態(tài)。當我們認識到世界不完美,我們才有朝著完美前進的勇氣?!?/p>

退出微博之后,在其他平臺上,羅翔的影響力只增不減。

他上了反跨年脫口秀,笑稱“能沉迷的網(wǎng),只有法網(wǎng)”;

他拿到了B站的“百大UP主”,如今粉絲已經(jīng)接近兩千萬;

根據(jù)飛瓜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抖音上與他有關的視頻,播放量已近40億……

羅翔相關話題視頻播放量達到39.9億/飛瓜數(shù)據(jù)

面對自己的影響力,羅翔是惶恐的。

因為“大家被自己心中的正義感所感動,卻將不配有的榮光投射給我”。

可是,讓羅翔爆火的,或許恰恰是人們心中的正義。

在他的課堂上,樸素的善惡觀、報應論,被普通人所信仰的“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”,不會再被嘲笑為“不懂法”“法盲”。

艱深的法律條款,可以維護普通的正義。

有著高深學術造詣的專家,也是能體察人情冷暖、世態(tài)炎涼的普通人。

普通觀眾,也能領會法學的美、哲學的精妙。

普通生活里的普通之舉,也舉足輕重,可以改變世界的一角,去踐行公平正義。

在羅翔的課堂上,每一個鮮活的普通人,都能看到自己的價值。

每個人,都能像他無數(shù)次寫給學生的那句寄語一樣:

成為法治之光。

關鍵詞: 羅翔

上一篇:出道三十年,他依然這么拼

下一篇:《愛情神話》,值一個賀歲檔黑馬

責任編輯:

最近更新

點擊排行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