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行業(yè)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

背板凳乘火車 農(nóng)民工一夜成網(wǎng)紅

2018-01-26 19:10:04 來源:成都商報

“板凳爸爸”視頻經(jīng)中新網(wǎng)、中國之聲等主流媒體官微轉發(fā),很多網(wǎng)友留言表示很感動,短短3天,視頻播放達到335萬次,有一萬多個贊,僅在頭條號,就有25萬名網(wǎng)友接力尋找“板凳爸爸”。

一位老實巴交的農(nóng)民工,自有其表達對孩子關愛的方式。他觸動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,無關富貴或貧窮,只關乎世間最質樸、最真切的父愛。

家里比較窮,帶板凳回來給孩子們寫作業(yè)用。撿工地上的下腳料請師傅做的,兩個兒子一人一根,“做父親的要一碗水端平”

從上海到重慶,再到宜賓縣王場鎮(zhèn)老家,這兩根板凳跟著它的主人走了4000多里,坐了25個小時的火車、汽車

21日,有媒體報道了一名從上?;剜l(xiāng)過春節(jié)的宜賓籍農(nóng)民工,因為他背著自己在工地上做的小木凳乘車19小時給孩子寫作業(yè)用,因而被媒體稱為“世上最偉大的板凳爸爸”。錄制有其對話的短視頻3天之內被播放330多萬次,這位不知名的“板凳爸爸”一夜之間成為“網(wǎng)紅”。

24日,成都商報記者通過多方尋找,終于在宜賓市宜賓縣王場鎮(zhèn)革新村河邊組,找到紅遍全國的“板凳爸爸”岳定明。而此時,老實木訥只有初中文化的岳定明,還不知道自己成為了“網(wǎng)紅”,但幾天來他確實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幸福之中。

背板凳乘火車

農(nóng)民工一夜成網(wǎng)紅

蓬松的頭發(fā)、瘦削的臉龐,說起話來張嘴就笑……這是21日上午,媒體發(fā)布的短視頻中,“板凳爸爸”留給觀眾的印象。由于當時這位自稱從上海返回四川宜賓過年的農(nóng)民工忙著乘車,他甚至來不及交代一下自己的名字。但就是這則時長只有31秒的視頻,卻感動了很多人。

在視頻中,人們只知道“板凳爸爸”在上海打工,家里有兩個孩子,一個讀高中,一個讀初中。“板凳爸爸”告訴拍客:他在工地上打工,一天能掙一百多塊錢。“板凳爸爸”去年正月出門,這次回家也是過去一年里第一次回家,“春節(jié)大家團圓,高興。”樸實的“板凳爸爸”說他家里窮,把木板凳帶回去讓“娃兒寫作業(yè)用”。

“板凳爸爸”的故事經(jīng)媒體報道后,很快引發(fā)網(wǎng)絡關注,中國新聞網(wǎng)、中國之聲等主流媒體官方微博轉發(fā)后,很多網(wǎng)友留言表示很感動,其視頻播放量也很快突破百萬,并在短短3天內達到335萬的播放量,有1400多條留言和一萬多個贊。“板凳爸爸”一時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“網(wǎng)紅”。

拍下“板凳爸爸”視頻的拍客劉宏告訴成都商報記者,20日下午,他在重慶火車北站廣場“街拍”時,看到一位40多歲的男子帶著很多行李。劉宏一邊和男子閑聊一邊拍攝視頻,男子快要離開廣場時,他才看到男子還帶著用木板釘成的板凳。“他告訴我家里比較窮,做了兩個板凳給孩子們寫作業(yè)用,挺讓我感動的。”

“板凳爸爸”找到了:還不知道自己在網(wǎng)上那么紅

沒有名字、沒有電話,紅遍網(wǎng)絡、感動網(wǎng)友的“板凳爸爸”究竟是誰?22日開始,成都商報記者開始尋找“板凳爸爸”。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僅在頭條號,就有25萬名網(wǎng)友自發(fā)接力尋找。

24日,成都商報記者終于找到了“板凳爸爸”:宜賓縣王場鎮(zhèn)革新村河邊組43歲村民岳定明。這個老實巴交的漢子在記者到來之前,并不知道自己成了“網(wǎng)紅”。

“我用的是‘棒棒機’,不能上網(wǎng),也看不到新聞。”24日一大早,當成都商報記者趕到王場鎮(zhèn)革新村河邊組時,剛剛理了短發(fā)的岳定明才端上飯碗吃早飯。跟走紅網(wǎng)絡的視頻中的形象比起來,岳定明顯得更加年輕、精神,唯一不變的是張嘴就笑的習慣。

回家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到十多公里外的白花鎮(zhèn)看望讀高中的兒子,然后緊張地幫著侄兒操辦婚事。

據(jù)岳定明介紹,出現(xiàn)在視頻中和他一起乘車返回宜賓老家的女子是他嫂嫂。都在上海打工,結伴回家過年。岳定明的妻子叫劉太明,比他大三歲,身體不太好,就留在家里照顧兩個孩子和年邁的老人,也種些玉米、油菜貼補家用。

“兩個都是兒子,大兒子岳紹華16歲,在白花高中讀高一,住校;小兒子岳榮14歲,在王場鎮(zhèn)中學讀初二。”岳定明告訴成都商報記者,大兒子一年要花銷近一萬元,因此他只能外出打工,供兩個孩子讀書。“不過大兒子成績不錯,我還是很欣慰。”岳定明說,自己沒有技術,這些年為了掙錢到處跑。在上海,岳定明跟著工程隊,住在五六人一間的臨時工棚里。早、中、晚三餐都在工地食堂吃,每天花銷控制在十幾元,省下來的錢全部寄回家。在上海,岳定明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左右,去年一共收入近4萬元。

宜賓縣王場鎮(zhèn)革新村村委負責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,岳定明只有初中文化,為人勤奮老實。因為沒有一技之長,岳定明在工地上做力氣活,掙不了多少錢,家庭經(jīng)濟一直比較困難。此外,岳定明在家里排行老幺,除了供養(yǎng)兩個孩子讀書,按當?shù)剞r(nóng)村風俗還要贍養(yǎng)年近八旬的父母,肩上的擔子確實不輕。

在有靠背的板凳上寫作業(yè)

小兒子高興得瞇起了眼睛

在岳定明家里,成都商報記者見到了那兩根讓他一夜走紅的木板凳。從上海到重慶,再到宜賓縣王場鎮(zhèn)岳定明老家,這兩條板凳跟著它的主人走了4000多里,坐了25個小時的火車、汽車。在這個簡陋的家里,它們成了比較時髦的擺設。

據(jù)岳定明介紹,他在上海市奉賢區(qū)一個建筑工地架模。工地上有大量的下腳料,但是木板還是嶄新的。“我家孩子寫作業(yè),是用兩根木凳,一高一矮,高的當書桌,矮的當?shù)首幼?。木板凳沒有靠背,坐久了就不舒服。我想孩子們寫作業(yè)的凳子能有個靠背就好了。”

于是,他在工地上找了幾塊用剩的木工板,請工地上的師傅幫他做了兩個板凳。記者看到,岳定明從上海帶回來的板凳,其實做工很粗糙,結構也非常簡單,凳子腿上,還能看到工地上無意中濺上去的水泥砂漿。

“兩個兒子嘛,做父親的要一碗水端平,帶回來兩根板凳,一人一根。”對于父親帶回來的小板凳,小兒子岳榮非常喜歡,在長條凳上寫了九年作業(yè),終于第一次有了一根有靠背的板凳。彎腰寫一會作業(yè),就要直起腰用力去蹭一蹭靠背,“確實比以前的長條凳安逸多了。”岳榮說著說著就高興得瞇起了眼睛。岳榮說,“我要努力學習,把成績搞上去,讓爸爸不再那么辛苦。”當記者問岳榮想對從千里之外給他背木板凳回家的父親說點什么時,這個靦腆的孩子說:“爸爸,我愛你!”

打了二十來年工,岳定明一直正月背著行李出門,臘月帶著所有東西回家。春節(jié)將近,岳定明說,自己的新年愿望是,“明年多掙點錢,讓孩子們過上更好的生活。”(賀燕飛 成都商報記者 羅敏)

關鍵詞: 板凳 兒子 爸爸

上一篇:年夜飯包間“一桌難求”

下一篇:借款者講述被網(wǎng)貸扭曲的生活:一部手機耗盡家庭積蓄

責任編輯:

最近更新

點擊排行
推薦閱讀